徐州市九里公交首末站BIM建模
谁说工程没有智慧?
建筑,是会呼吸的生命体。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徐州市九里公交首末站项目
建设单位:徐州市广弘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三环北路和平山路交叉口的西北角
总建筑面积:47380.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3662.88m2,地下总建筑面积13676.6m2。
建模依据:《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 51212-2016; 《云滨BIM建模规范V1.0》
软件支持:Autodesk AutoCAD 2016;Autodesk Revit 2016;FamilyMaster V2.0.1;BuildMaster(AEC)V3.0.0等
模型效果图

重难点分析
(1)地上建筑
地上建筑一共有五栋,各栋各楼层功能有所不同,导致每层管线均有不同。这就为后面管线的调整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合理安排建模工作,注意预留足够的管综调整时间。


(2)地下室
整个地下室外围和中心区域高差最大达到1.5m,多处大口径风管环布地下室,多处大口径风管并行,多处给排水主管并行,需注意与风管和桥架之间的空间位置,避免碰撞。


(3)综合管线模型
目前,综合管线主要分为给排水、暖通、电气三大专业。

模型碰撞检测
按原图标高建模后发现1665个碰撞点。主要的碰撞点产生于暖通专业和给排水专业,一方面是因为暖通风管体量大,占据了大梁的梁下空间,为了不过度牺牲净高,其他专业管线要予以让避。另一方面,给排水管道种类多、管件多、附件多,如果高度与风管冲突,那么一套系统就会产生几十条碰撞,这种碰撞往往只要调整一个高度即可解决。
根据BIM模型,发现如下几处重大碰撞点(以下仅列示部分):


(1)自喷主管间碰撞
图纸中喷淋主管间高度统一为-1.6m,在管线交叉处产生几十处碰撞。
解决方案:调整部分喷淋主管高度至-0.9m,调整至此高度不但避免了喷淋管之间的相互碰撞,还绕避了喷淋管上方的桥架,最大化的利用了1m高的梁内空间。


(2)消防主管与桥架碰撞
图纸中,桥架贴梁底铺设,消防主管的高度为-1.15m,与桥架在同一高度上,产生碰撞。
解决方案:调整消防水管高度至-0.9m,调整至此高度不但避免了水管和桥架之间的碰撞,还最大化的利用了1m高的梁内空间。
(3)管线布线不当导致碰撞
管线布线时产生了交叉,可采用翻折管道的办法避免碰撞,但在解决碰撞问题要遵循尽量减少管道翻折、减少管件使用的原则,当有更加简便的坚决办法时,要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避免管线之间的碰撞。
解决方案:管道水平外移,绕开统一高度的其他管线。这一解决办法会导致上层与该主管相连接的各层支管位置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时候就显示出了BIM模型解决碰撞的优越性。
模型优化示例
(1)1#非机动车坡道底板高度问题优化
1#非机动车坡道底板高度在结构图纸中为-5.8m,在建筑图纸中,该处底板高度为-6.85m,如果按结构图纸来,一方面坡道的长度和台阶数量会产生变化,另一方面,非机动车坡道将无法到达非机动车停车库负二层。
解决方案:根据建筑图纸上的标高调整结构板的位置,门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2)2-2#风机房开门落差问题优化
2-2#风机房底部结构标高为-6.85m,门外机动车停车库结构标高为-5.8m,出入落差-1.05m。
解决方案:由于风机房与非机动车停车库不相连,所以可以直接调整机房内部结构板至-5.8m的位置,解决高差问题。
BIM数据应用
(1)基于BIM的资料管理
在BIM模型中嵌入各个分部分项的质量验收信息,可以从资料管理软件和BIM模型两个维度随时查阅检索各种质量验收资料。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签证和设计变更信息也在BIM模型和明细表上及时更新。
(2)基于BIM的施工组织模拟
基于BIM模型,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尤其对一些复杂建筑体系(如现场场布、玻璃装配、锚固等)。
(3)基于BIM的施工方案可视化论证
基于BIM模型,借助3D动画技术,进行BIM施工方案论证。管线综合牵涉多专业的合作,本项目主要围绕水暖电系统进行施工可视化论证,提前发现问题避免返工。


(4)应用 BIM 控制施工进度
通过 BIM 建立的 4D 模型能将施工工序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当现场某工序完成或进展到某一进度时,通过相关参数的录入,BIM 能在模拟模型中同步直观地展现出该工序的完成形象,随时随地非常直观快速地分析出计划应是什么样的,而实际进展是怎么样的,从而进行进度的控制,以实现物料、人工的合理安排,达到物尽其用的高效施工。
(5)基于BIM的工程量统计
工程量统计即所谓BIM在施工中的5D应用。BIM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富含建筑构件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并依据模型变动做出实时反映。可按需求建立或提取各种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快速做出成本核算,并完成施工前后的工程预决算。直接根据形象进度在BIM模型中框图完成进度款的汇总,做到对施工单位报的进度款心中有数,快速完成审核,堵住成本漏洞。